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8的文章

三公無煙弟

誰不想抽得一手好牌,若然手握一條弟,自 然 更能控制自 己 的命 運 ,即 使 出牌次序不好,道行未夠,只 要 有煙有弟,仍 然 勝算大增。有時 候 ,手握「三四五六七」卻沒有時機出,組蛇又缺一張牌,無可奈何,只能仰天長嘆。或許 有時 候 ,你抽的牌早已注定,根本沒有機會贏。 牌組太差的話,有個不成文的規 矩 ,就是只要有雙公 (K、Q、J) 、無煙弟,就可 以 叫停牌局,洗牌重新開 始 ,改寫自 己 的命運。要抽到煙和弟,需要運氣,只抽到雙公,更需要運氣。大部分人也手握一手爛牌,但因 為 不符合這條線就不能再重新開 始 。沒有人會因 為 你牌組差而對你禮讓,在鋤大弟的世界裏就是弱 肉強食 。若加上賭錢,競爭就更為激烈,你牌不好,就只能盡力去止損了。 雙公無煙弟的規 則 是怎樣界定,是從何而來的,一直無從考究。我想故事應 該 是這樣的:四個人一起玩鋤大弟,甲君總是抽得一手好牌,或 許 是前數十世一直在做樹,無聊至極,在輪迴中有幸做得富家兒。那天甲君十局贏了九局,沒贏的一局是因 為 贏得太多,感覺不好意思,就故意亂出牌。甲君看着滿手的煙和弟,覺得自 己 已然登上華山之巔,世間再無敵手,頓覺人生索 然無味 之極。於是想出一妙法,幫助那些牌組差得不能再差的乙丙丁們,給他 們 一點競爭力,畢 竟 他是輪迴而來,那就多做點善事,為下世積德,給他們一次扭轉命運的機會。 為何一定要雙公,不能三公或四公呢?有多一兩張公,不代 表 牌組不爛,不過這條線既然設立了,那就以此界 定 誰能重新洗牌。多賺了錢,多了一兩張公,就不能享受某些福利。當發覺 努力過後,過了貧窮線,生 活 卻不好過,工作很辛 苦 ,生 活 開支很大,租水電煤,連朋友聚會也要考 慮 洗費,垂頭喪氣是正常不過的事。看見別人的 GRANT 和生活津 貼 ,去 EXCHANGE 的資助,我不禁想:不夠窮也是一種不幸?為 何 父 母 年事已高還要辛 勞 工作?後來我想,這不是一種不幸,也許他們也不是這麼幸 運 。首先父 母 是身體健 康 的,此為一幸;父 母 品格良好,有骨氣,此為二幸;生子如我,實 為三幸。事不過三,這就剛剛好,不多也不少。注視於得不到的東西,是永無休止的。半杯水的空間,驟眼看跟水的體積一樣,實則不然,這個空間是無限大的,因為這個世界總有得不到的事物,關係、學業、工作、煙和弟,沒有事...

Scar

Still, it is on your skin Visible recovered not so well that it is rugged not only is it so painful of getting hurt It takes time It takes time to heal up                      to heal up the wound Nothing can be done except waiting and waiting time passes in an especially slow pace the gap between that tick and that tok so long long enough that you lost touch with time no longer heard that tick-tok heard nothing but your own voice of breathing a deep breath exhale feel like smoke coming out your nose and mouth lingering through the air lingering through the mind you haven't touched any alcohol you wish you did paralyzed is better than painful, you think Time is a medicine it heals us gradually it kills us eventually Still, it is on your skin you can see it touch it the surface of the scar rugged, felt from the tip of your fingers painful...

Friends

- a more proper way to call strangers - would forget their names after some weeks, hopefully some months - damn, who is this guy again? - very temporary companions - have no one to talk to so you start talking - next time let's... - rank them: the best friend, the not the best but still one of the best friends best friend, the not quite the best best friend, a good friend, a quite good friend, a friend… - categorize them: emotional support, gossip, party, sports, entertainment… - information blockage and filtration - a level barely below love, very close indeed - a relationship they said to you (or may not) when they decided to part with you - a tug of war - flamethrowee - talking but not communicating - you thought you were friends but you were “friends” - you were friends - the ones who are reading my words - sometimes your shadow may be a better companion - be optimistic, at least you had some wonderful moments - everchanging: state of the r...

沉思者

獨蹲一角 自說自話 自言自語 蹺起腿 手托着頭 呆望一角 我在沉思 你的眼光有否掃上我身上 我在沉思 不會多理別人的目光 我在沉思 想像你眼中的我是怎樣 我在沉思 只會浸淫於自己的世界中 多想你看我 多害怕這麼多人看我 多想遺世獨立 做安靜的沉思者 可是我享受你的目光 我不曾正視你 只是在感覺 可是我懼怕你的目光 在幾百雙眼睛下 將我放大細看 看見我的微塵滿身 看見我的少許泛黃 看見我的暗地醜陋 我只想沉思 我只能沉思

二月月結

原本的計劃是,每一天都要寫作。原來在極忙碌的生活中,想要抽空做一些想做的事,也是極難。要睡個好覺,已經變成人生的首要追求,若想多用一些時間,哪怕是聽一會陳奕迅的歌,也是在碌卡,先用掉明天的時間,然後待下一天再算。若天天如是,人生真是索然無味,套一句高山低谷的歌詞,就是「我拼命去生存」。生存這個詞未免用得太卑微了,要說生存,只要能呼吸能吃能喝,就算沒有地方住,也是生存,甚至植物人也仍然是生存的狀態,那麼「我拼命去生存」應該贈予北韓人民比較合適。確切來說,是為了生活而拼命吧。這不是多偉大的事,但既然誕生為人,就不能馬馬虎虎地過完一生,為了未來要花的一大筆旅費,即使知道家人會睇數,總不能在家抖抖腿又過一天。 因為補習社工時太短,為了增加收入,我在新年假的時候開始做第二份工作。甚麼時候工時短也成為了被嫌棄的因素,所以說part-time就是賤,地位賤,被full-time指指點點,人也犯賤,偏要找工時超長的工作,才能賺更多的錢。 居住在九龍,平常甚少踏足港島,工作的第一天,我來到了中環。我在午餐的時候來到店外,熙攘的人群,在綠燈甫轉時,交差相匯,擋住了我去大家樂的路。然後抬頭一看,高樓大廈,再把眼光放低,重新望向人群,西裝革履,再往自己身上一看,黑色的工作T-Shirt和牛仔褲,還帶有一點汗味。常言道︰「人比人,比死人。」即使如此,人的自然反應就是要跟人比較,不作比較,是因為這是個無底深洞,是個不會贏的遊戲。甚麼時候我不再與人比較,應該也在走往成佛的道路了。 就是這樣,有時候要六時起床,有時候要八時半才收工,要站立的時間極長,作為男人,所有重物都要搬。工作的辛苦就不多談了,這份工作有趣的地方是,能夠逼自己用英文與人溝通,因為不少員工和客人都是外國人,這或許是讀英文能帶來的一點點用處了。還有就是,在這種兼職形式下,幾乎全部人都把這裏視作中轉站,因此能接觸到很多不同背景的人,不是清一色的學生而已。也許因為都是短工的關係,沒有利益衝突,所以相處上也很融洽。可惜大部份人都是過眼雲煙,即使是投契的人,也要說句「有緣再見」,不,應該不大會再見了。 在這段時間裏,我也意識到,錢是多麼的得來不易,自己每小時竟然就只值50元,作為打工仔,能賺的錢都能算出來,就是這麼多。從前我不懂思考這些問題,因為生活上完全沒有追求,覺得就算貧窮也沒有所謂,能過活就行。現在這個當下,我在思想,...